尼亚加拉大瀑布地区中文门户网|圣凯瑟琳|布鲁克大学|尼亚加拉学院|房地产投资-NiagaraDIY.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妈在美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灰太郎 发表于 2014-1-19 07:2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查看: 2793   |   回复: 0
老人来美
                
·楼 兰·
  随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美国留学或移民,老年父母们远赴海外探望子孙乃至定居的也日渐增多。我曾经很羡慕其他在海外能数代同堂的华人家庭,但直到自家的老人来美国之,我才体会到共享天伦的美好愿望,也会给几代人带来许多困惑和矛盾。无论老少长幼,都需努力去适应、包容、体谅他人和社会,才能尽快入乡随俗,家庭和睦。
  终于来到美国
  我来美国十多年,除了1998年暑假带孩子回国与老父母短暂相聚了半个多月外,与远在中国的家人已分别久远。令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最为惭愧的,是年事已高的双亲需要我们时,我们却不能在他们身边。
  我也曾数度邀请老父母来美国与我们同住,但他们却一直没能来美国。最主要的原因是父亲生病。当时他们已办好护照,老父却被发现患有癌症,虽然化疗效果不错,但他却不敢来美国,生怕万一犯病为我们增添麻烦。那么母亲当然也无法把病号老伴留在家中独自前来美国。
  那后来的数年间,老父亲若干次住院、手术,数度状况紧急又转危为安。母亲也经历了跌跤、骨折,身患多种疾病,常年为老伴和自己奔波于家庭和医院之间。幸亏母亲自己是医生,虽已退休,却仍凭著深厚的医护常识和医疗界的社会关怀,使父亲和自己多次闯过难关。
  那年我回国探亲时,惊异地发现,身患绝症的老父亲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倒是母亲变化很大,九年未见,她的头发已经几乎全白,骨折后遗症使腰腿也不灵敏了。
  两年后,老父亲终于没能再次转危为安而与世长辞。对一位年过八十又患有癌症的老人来说,能够在患了不治之症后又存活了六、七年,而且活得自在舒适,已经是晚年之福了。而这一切,都亏了母亲的精心照料。
  父亲过世时,我这远在大洋彼岸的女儿来不及前去奔丧。便想在事后通过接母亲来美国弥补一下以往对父母未尽到的孝心。失去老伴,母亲会觉孤独,但也解除了负担,她应该休息一下,也可以无所牵挂地离家来美国了。
  母亲当年办好的护照已经快过期,因此在国内还得办理延期等手续,但她的赴美签证却取得得非常顺利,领事馆的美国人对这位能讲英文的老太太还特客气。
  2000年的五月下旬,年过古稀的老母亲只身乘飞机赴美。当我和女儿到机场迎接她时,她表示旅途中也出乎意料地顺利,途中拿行李、机上填表格等,都有素不相识的美国人帮忙。
  好事多磨,老妈终于到达美国了!
适应谈何容易
  母亲没来美国前,我曾听一些父母曾来美探过亲的朋友说,最难适应也最难对付的老人家,就是有知识有文化或有身份有官职者。人家在国内,在家有保姆做活,在外有专业地位受到尊重。来美国后什么都没了,既不甘心光帮子女做家务,也不习惯在社会上得不到重视理解的处境,甚至连语言都不懂电视也看不成。这些老人家以往还见多识广颇有思想,因此尤其爱发评论,对假洋鬼子儿孙和美帝国主义社会都有很多看不惯。
  我当时对朋友们的这些告诫还不以为然,认为我的老妈不会如此。母亲早年上过美国人在上海办的教会学校,从小受洋化教育,英语挺不错,起码在美国能看电视解闷,出门问路也没问题。我们的孩子大了也没多少家务可作,她到美国后只需自我消遣,适应生活该比其他老人容易。但事实验证了人家所说不假。
  老妈到美国后的适应过程真不容易,先是倒时差就倒了有一个多月。后来她可能是不服水土又闹了阵牙疼,影响得吃东西没胃口。老妈在中国时号称生活挺洋化,爱吃西餐,但到了美国仍有许多东西吃不惯。我们在美国生活多年,在饮食上随便惯了,中西食物、冷冻速食,怎么方便怎么对付。可母亲来了之后,却使我们在吃上大伤脑筋。
  对在美国繁忙的上班族来说,真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去照顾老人和孩子,因此老的小的都必需学会独立自主。这不仅是为减轻中青年人的负担,也是锻炼老人孩子的求生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美国生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必需具备的。但让初来乍到的老母亲明白这些,却非一日之功。
  一日三餐是居家之本,刚从中国来的老人家饮食习惯与我们不同可以理解,但有些影响健康的不良习惯却是我们无法通融的。例如我发现母亲的口味特重,无论到外面餐馆还是在家里吃饭,常嫌菜的口味太淡“没味”,还得加盐加汁加酱油。母亲本是江南人,我以前不觉得她的口味很重,或许是我们来美国后口味不知不觉变轻了吧,反正一家人为饭菜的咸淡常有争执。其实爱咸爱淡是个人所好,别人不必干涉,但老妈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饮食绝对应该少糖少盐少油脂。她自己是医生,这些道理不是不懂,但就是管不住嘴。为了老人的健康,我希望她能趁到美国之际,改善一下不良饮食习惯,因此没少对此唠叨,还专找刊有关糖尿病注意事项的报刊文章让她读。
  不过当妈的不肯听我们这些小辈的话,而对她同龄的朋友或长辈却愿意听从。无论我怎么说多吃生菜有好处,她都以“不爱吃”或“牙齿嚼不动”为由不予理会。但她的老同学在电话中的一番劝告,就能促使她一早起来啃生胡萝卜。
  尽管当了一辈子医生,母亲的饮食观仍然与许多中国老百姓一样,常鼓吹:“到这把年龄再不吃喝,还能享受几年?”或者:“再节制饮食注意营养,又能多活几年?”我们对此绝不敢苟同,真希望母亲和所有的中国老人家能够珍惜自己,注意饮食科学,而不要为了贪吃嘴馋而影响健康。
  生活习惯关,是所有初到美国的人首先遇到的。能尽快适应者,便可以在美国生活得自在些;而习惯转变慢者,或者是打退堂鼓早些离开美国回家,或者是长期生活得别别扭扭。老人家们的适应性慢些并不奇怪,但还是要有愿意入乡随俗的思想准备,才能减少与子孙们在生活习惯上的矛盾。
  爱看美式热闹
  中美之间文化风俗和意识形态的巨大不同,使所有刚来美国的人会产生文化“休克”。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年人的固有观念更难改变。
  但老人们性格不同,有些人不哼不哈,住不惯就回家,不怪人家美国的错,各国有各自的国情嘛!有些人就爱发议论,凡是不习惯的地方都得横加批评。越是见识广知识多的人,议论和感想就越多,还有的老人家爱在中文报纸上舞文弄墨。按说发表感想不是坏事,但最怕对事物还没了解清楚就下车伊始乱发议论。(例如有位老先生写文嘲笑美国也有偷自行车的,甚至连车把车轮都偷。有次他在某大学校园给那些缺把少轮子的自行车拍照,旁边一位来美国多年的华人告诉他,那些缺少的部件不是被偷的,而是车主自己卸走的。结果老先生又把这位为美帝国主义辩护的“假洋鬼子”奚落一番。其实车主自己卸部件确实常见,以防别人不经允许而“借”车。我念书时曾在大学书店存包处打工,就常为学生们存那些卸下来自己抗的车把车轮。这位作者老先生着实因主观而露了个大怯!)
  我以前觉得母亲不是总爱议论和发表评论的人,但她老人家到美国后还是喜欢时不时冒出些见解,连到生人圈里也不发怵。我们的有些朋友说:“你妈挺有趣,经常有些特别议论。”也不知人家这话是夸我妈高见不凡呢?还是怪她多嘴多舌奇谈怪论呢?还好老妈不爱写文章。
  说实话,老妈的有些看法很切中要害,尤其有关华人和中华文化,因为她对此确有所知。比如她上中餐馆吃了饭,看了华人文艺演出或展览,参加了华人家的派对与人谈了天或交了朋友,到中文学校旁听了什么课,读了中文报上的什么文章,等等之类,都有一堆评论可发表,甚至有时当人家面提点意见。
  母亲算是在国内见多识广那类老人,可以说是五湖四海风味都吃过,南腔北调演出都看过,名师高手都拜过,雅士名流都交过。我原先还真不知道老妈这些年也确实练就两把刷子,国画书法、气功打拳、舞剑练操的,都能比划几下,所以给别人的教学或表演挑毛病还颇有那么点专业高见。对本地华人社区中有限的人才尽可能发挥的最高水平,仍不容易被她这种老人家看上眼。“精神可佳,但水平不敢恭维!”已经是老妈很客气的评说了。
  好心带母亲去看华人社区的文艺演出,本以为中国来的老人家总会对祖国文化感兴趣。可她眼光高著呢,别说本地业余演员们的表演了,连专门请来的专业艺术家的戏剧歌唱演奏,她都不觉得新鲜:“比这还好的演出我们在国内看得多了!”倒是看了场美国人唱的“黄河大合唱”,她评价水平不错,认为洋人表演中国节目很新鲜也才有看头。不过老妈并不明白的是,海外华人社区的表演许多是为了满足本地华人的表演欲,如果连中国艺术都得要洋人演才好看,那社区文艺爱好者们上哪儿出风头呢?但老妈对此的解释颇有道理:“中国人的表演最好去给美国人看,才叫宣传中华文化!而中国来的人最好去看美国节目,才不枉来美国一趟!”
  老妈对真正美国式的节目确实很爱看,玲玲马戏团的表演、科学博物馆的大屏幕电影、各种历史遗迹景观、以及美国的电视节目,还有外孙女的毕业典礼、女儿的入籍宣誓、难产的总统大选,凡是在中国见不到的,才是她觉得新鲜和爱看的热闹。我想其他国内来的老人家恐怕也会如此,因此小辈们招待来探亲的老人家,最好是让他们看真正美国玩意,而别光在华人圈子里转。这样他们来美国一趟才算真正开了“洋荤”,回国吹牛也有新材料。
  带老妈去参加科学博物馆新影片开幕式,她说:“这活动很好玩!”而且还在那里遇见了一对在本地华人社区很活跃的老夫妇,我早想让母亲多结识些来美国多年的华裔同辈人。无巧不成书的是,我父母原来与那老先生在北京的家姐是多年世交,世界真是很小。这下老人们更有共同语言了。热情的他们确实给了母亲许多帮助和启示,比我们当子女的以小犯长的“教训”更管用。
  探亲友长见识
  人类都需要社交,老人们能够在海外陌生环境中结交些朋友,才可以消除些寂寞。
  母亲其实在美加早有不少亲戚朋友。来美国不光是看我这女儿,更是实现她多年的探亲访友梦想。不过亲友们都不住在本地区,我们曾带她至纽约、华府一带连并游览带探访亲友。再远的她只好靠电话联系了,一聊起码一钟头。好在我老公对丈母娘很孝敬,还告诫我绝对不可限制老太太打电话,不管国内国际长途,是否经济时间,都允许老妈随便打,这也是老人的社交活动嘛!
  母亲的老同学朋友、长辈同辈的亲戚遍布美加许多地方,她与他们通电话不仅是聊天解闷,也能学到不少在美国生活的知识。
  她有几位原教会女子中学同学是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当年为了学中文才回祖国去读中学的。在华人作家白先勇笔下,这帮当年的女校淑女们被称作“最后的贵族”。如今,散落在中国、美国或世界各地的“最后贵族”们都已是古稀老人。她们能保持半个多世纪的友谊,并在美国难得相聚也是感人的一慕。
  有位老朋友一直孤身一人,在纽约州独住一栋大房子,身体很差还要天天自己打扫室内外。母亲在电话里劝人家:“用不著每天打扫嘛,或者请人来打扫算了,自己多休息享福吧!”人家说:“不能让邻居笑话中国人不爱乾净,因此每天要打扫;请人打扫不放心,而自己劳动也是锻炼身体,体质越差越得坚持锻炼。”听了人家一番话,老妈第二天就一早起来打扫我家门前。
  我们曾陪母亲到马里兰州探访过她的另一位老同学,人家退休了还忙于当顾问、社会义务服务、学各种课程、游泳健身等等,每周七天安排得满满的。母亲说:“你子孙都有了,也该享享清福了,何必这么劳碌自己呢?”人家说:“我觉得整天无所事事不叫享福,只有不断学习新东西,才能充实自己,也能保持青春和健康。”因此她学电脑、学木雕等,不是为了再去找工作或真要当艺术家,而完全是为了自我享受。这位老朋友问我母亲:“你来美国学了点什么新东西吗?”老妈答说到中文学校旁听国画气功等。人家说:“那些不还是中国的东西吗?你既然来到美国,应该多看多学点纯美国的东西回去。”老妈说她跟著电视在学作“拼接被”(QUILT),这可是 种典型美国民间工艺。
  学了新鲜手艺
  老妈确实迷上了电视中教作“拼接被”或称“百纳毯”的节目,还煞有介事地记笔记画图样。不过我起先一直给她泼冷水,笑话她是“纸上谈兵”。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没见过母亲作针线活。我小时候织毛衣、绣花、使缝纫机都是跟我外婆学的,而作为职业妇女的母亲从来不擅长女红家政。如今她到了古稀年纪,连串针眼都看不见了,还能从头学会什么新手艺?真是天方夜谭!
  没想到老妈还真作出点样子让我瞧瞧。她居然一针一线地缝出了一个花布拼接的小靠垫,作为万圣节礼物送给了外孙女。然后又作了一个送给我们朋友的女儿。
  老妈来美国快半年,和外孙女之间起先一直找不到共同语言,我女儿开始倒是乐意教外婆学电脑,可老妈就是学不会,弄得小姑娘没了耐心。而女儿的爱好,老辈人更理解不了。我们这些华人父母管教在美国长大的 TEENAGER 子女都不容易 ,满脑子中国传统观念的祖父母与美国长大的孙辈之间的“代沟”当然更加宽阔。
  但这回老妈作缝纫却靠了我女儿的合作,每次老外婆拿了一打针请外孙女串线,等用完了再如此重复。我母亲起先还担心完全美国化的外孙女会看不上她手工缝的玩意,没想到两个收到礼物的女孩都乐意接收并且挺喜欢。我记得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外婆亲手缝织的东西,因为那是一份纪念。如今的孩子们并不缺少物质,因此对买来的物品不觉新鲜,但对凝聚著长辈心意和独一无二的手工制品,还是会很珍惜的。
  为了满足老妈的新爱好,我专门陪她去参观新英格兰的拼接毯博物馆。我把她的新爱好对我的美国同事们一宣传,人家争著送老妈花布头当材料。老妈则忙著在回国前给送她花布的我的同事也缝件礼物。老妈总算不枉来美国一趟,学会了一样美国手艺。我的美国同事和拼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说:老太太回中国去可以开班教学了!
  许多中国老人家退休后感到无所事事,甚至连年轻时的兴趣爱好都消失了。除了逛商店遛公园,作家务打麻将,提不起兴致学习新本事。而美国却有许多针对老年人的兴趣培养项目,母亲因为来美时间短,还没机会参与老人中心的活动。而她原先也有惰性,看到别人花一年多雕刻只木鸟,或者数月拼出幅拼图(PUZZLE),甚至我和女儿制作工艺品,都觉得是费时间耽误工夫。却不明白所谓“兴趣”或“爱好”,就是人们消磨时间专心作某种事。
  经过在美国几个月的生活,老妈总算在学新手艺中培养了兴趣,搞缝纫上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她自己也在这“耽误工夫”中发现了无穷乐趣。她还赶在回国前缝制了一份自己美国之行的纪念,从载她来美的飞机、我家的房子汽车猫狗、到在美度过万圣节时的南瓜装饰等,都是她自己设计拼制。
  亲身体验美国
  生活在社会体系完全不同的国度的人们,若无亲身经历不可能真正体会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缺点。来自中国的人们尤其是老年人,更会对曾经是“敌人”的美帝国主义有种根深蒂固的成见。母亲来美国之初,也常批评美国人自私自利,美国社会不讲人情。一听我们夸美国好就反感。当然美国并非处处都好,但既然来到这个国家,就应该以客观眼光来观察,而不可总抱著原来的偏见。
  使老妈真正体会到“资本主义优越性”的,不是我们的鼓吹,也不是媒体的宣传,而是她在美国经历的一些事情。
  最近看过我家院子的朋友们说:“你妈一来,把你们的花园整得真漂亮!”其实这花园工程并非老妈的功劳,而是我家后院彼临一个变电站,因此电力公司扩建时,我家属于受影响也因之受益的邻区,人家在建设时捎带著把我们的院子整修一新。
  而知情的朋友们说:这工程搞了好几年还没修到你家院子,你妈一来就修成了,还不是亏了老太太给你们带来好运嘛!
  老妈住在美国这一段,正逢人家修理我家院子,砌围墙、筑台阶、铺石径、植草皮、栽花木……看著花园天天变样,她感慨道:“美国这一点真是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量满足老百姓要求。”在美国,政府或公私机构进行任何建设或征用土地,决不是强行命令,而是首先征求邻区民众同意,并想方设法补偿民众的损失。如果光听别人这么说,恐怕还认为是为资本主义贴金,而不可轻信。但好事落到自家头上,确是百闻不如一见。这番亲身经历,使老妈体会到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好处,无需我们为美国佬唱赞歌了。
  在电力公司竣工剪彩的那天,老妈散步到住家附近的仪式现场,偶然地当了把“居民代表”,不仅与政客要人们合影(后来登上地方英文报),还被盛情邀请去混了顿午餐。电力公司扩建工程的亚裔联络员及本地华人社区的一些名人,负责接送我母亲,并全程照顾。饭后她还带回一堆电力公司发的纪念品。
  我们所住的市镇举办庆祝中秋节活动,母亲帮忙“练摊”销售中华文化书籍,首先上门的顾客居然是市长夫妇。老妈用英语作了一番广告介绍,市长夫人立马掏钱买货。市长夫妇还穿上中国古代龙凤皇袍,与包括老妈在内的民众拍照合影。这又让老妈眼见了美国的政府官员与民众打成一片。
  老人们白天在家无事,看电视书报是主要消遣,我们一直鼓动老妈趁在美国之机,多读多看些在中国看不到的新闻、文章或节目,以便多了解美国,而不要只看中国电视剧或关于中国的消息。即便是不识英文的老人家,也可以通过海外的中文媒体了解美国。
  二千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其戏剧性史无前例。有幸赶上这场好戏的老妈也算开了回眼,见识了美国人的民主修养。正如有的中国朋友所说,这局面放到别的国家可能早引起暴动了,而美国人民居然能心平气和地等著难产的总统诞生!
  选择归去来兮
  自家的老妈来美国,才使我体会到老人们到异国他乡的感觉。许多老人到美国都呆不长,有的住一两个月就想回国。我起先以为母亲现在国内没什么挂念了,可以多住一阵,但她也是住了不到仨月就开始吵要回家。最后总算住到了半年签证期满。
  当然老人们急于回国有多方面的考虑,除了牵挂家里及生活不习惯外,我想还有个原因,就是出国一趟也算开过洋荤镀过金,回国有了茶余饭后吹牛的资本,如果留在美国却无处可炫耀了。
  听说如今的中国,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已经不再是“吃了吗?”而是“回来啦?”如果仅仅从外省外地回来,还算不上“回来”。非得是从外国回来,才叫“回来”!可想而知,这“回来”之后身价不同,寒喧也有话说了。如果总呆在外国,而不“回来”,怎么有机会向国内同胞大谈出国见闻呢?
  2000年感恩节前夕,老妈带著一本子“首次到美一游”的照片回归中国,如果回去后的谈天吹牛能使她心情快乐有益健康,也是好事。老人们在晚年能风光地“回来”个几回,也算这辈子没白过吧!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子女们,也应该了解老人们的心情,不管他们愿意留在祖国,还是到国外短期探亲或长期居留,都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文章后的故事
  以上文章曾在母亲离美前夕发表于一家中文地方报,以作为给母亲回国前的一份特别礼物。既然是礼物,当然是想逗老人家高兴,绝对没有让老妈出洋相的意思。当时母亲见到自己上报也确实挺得意,收集好多报纸,从美国到中国向亲友们到处散发。
  然而,老妈回到中国之后,不知听国内某些亲友说了些什么负面评论,看法来了个大转弯。怪我这文章“哗众取宠”,贬低了她老人家的“光辉形象”。
  而美国的华人读者们对此文的看法则大相径庭,认为这本是轻松幽默之文,而所讲述的又是很实在的真情。何况读者们决没由此对文章主人公——我的母亲有任何负面印象。如果真对个普通老百姓树碑立传般的吹捧,反倒会倒了读者胃口。
  那以后,在社区活动中,有素不相识的华裔老人来和我握手,说是读过我写母亲的这篇文章,很佩服我老妈,也从中受到启发。还有老人中心请我以此为题去座谈,探讨中国老人在美国生活的注意事项。参加座谈的老人们,来美国久的数十年,短的才数月,但对我老妈的经历都有同感。还有老人说:“我们到美国好多年才有的经历和感受,你母亲在短短几个月中就都遇上了,看来你是个好女儿,懂得如何为老人创造体验美国的条件。”
  一面是美国华人的赞赏,另一面是国内一些亲友的不以为然。我倒从这反差中更体会到中美文化观念的差别。
  或许一些没来过美国的中国人,无法理解或者不愿理解美国的真实情况,反感我们这些“假洋鬼子”宣扬美国。我所希望的,是人们不要带著某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来读此文,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真正用意。
  另外,中国人还是欠缺点幽默感,连普通百姓都习惯于拍马奉承,力图保持自我形象“高、大、全”。中国人时常抨击美国媒体谩骂中国,其实美国的新闻媒体确是善于揭露讽刺,但却不一定就是敌对攻击。然而,有些警惕性极高的国内人民,连对我这篇写自己亲娘的随笔,都能嗅出“恶毒攻击”的“阶级斗争新动向”,对真正的美帝国主义新闻媒体当然更得严阵以待!
  令人欣慰的是,老妈来过美国之后,思想开化了很多。母女之间在健康观念、孩子教育、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多了许多共识,常在电话中谈个没完。母亲与女儿、外孙女三代人之间的亲情也更加深厚。
  老妈来美国,不虚此行!

联系时请说是在NiagaraDIY.com看到的,谢谢!
回复 论坛版权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C4招商中
(点 击 查 看 详 情)
尼亚加拉大瀑布地区中文门户网NiagaraDIY.com是一个集新闻、房地产、娱乐、旅游、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站。本网站不仅致力于为Niagara Falls, St. Catharines, Niagara-On-The-Lake, Fort Erie, Welland, Grimsby, Lincoln, West Lincoln, Port Colborne, Wainfleet, Thorold, Pelham等整个尼亚加拉地区的华人朋友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为中国投资者及海外华人提供最新最全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地区房地产投资,房源信息和房价走势,还为众多前往大瀑布的中国旅游者提供全面的景点和住宿资讯。同时,我们特别为布鲁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和尼亚加拉学院(Niagara College)的中国留学生朋友们开设了租房版块、美食版块、顺风搭车和二手交易版块,让同学们的海外留学生活(吃/住/行)更加方便!舒适!多彩!
投资型房源推荐,房产经纪人推荐,装修公司推荐,房屋贷款经纪人推荐,中国人创业投资

切换至手机版|尼亚加拉大瀑布地区中文门户网 NiagaraDIY.com

GMT+8, 2024-11-23 19:47 , Processed in 0.063413 second(s), 25 queries .

Advertise with us

© www.niagaradiy.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